跑馬地東南西三面環山,北朝維多利亞港,旺中帶靜,居住於此好不快活。該處又名為快活谷,是英文名Happy Valley意譯得來。很多人會覺得該處命名為Happy Valley的原因是該處是舉行賽馬的地方,令人很happy,但真實原因並不如是,真正happy的,並不是活生生的人!
Happy
Valley命名的時候比建立馬場更早,和跑馬更絕無關係,因為該處的墳地林立,當時的英國人覺得死後會到極樂之地,而Happy Valley更是英國很多墳場區的名稱,故取其名。
香港墳場
從前該處是一條名為黃泥涌村的鄉村。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翌年清廷根據「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英國,當時英軍在香港建有三個軍營,一在西營盤,二在赤柱,三在摩理臣山。
在摩理臣山上的駐軍,因水土不服,加上瘧疾猖獗,令很多英軍病死,屍體便抬到山後黃泥涌村附近的地方埋葬,漸漸該處便墳頭林立,形成了一個墳場區,也就是現時的香港墳場一帶墳場區的雛形。香港墳場的官方紀錄始於1845年,但從內裡的墓碑所見,在1841年已有「住客」。在此之前,香港並沒有墳場的概念,中國人傳統上只習慣在山上找一處好風水的地方將先人安葬。
養和醫院
墳場旁的地方,陰氣會較重,並不適合建屋居住。而跑馬地墳場區旁邊,在二十世紀初,有一所園林式的豪宅,花園內種有很多樟樹,和建有亭台樓閣,並名為樟園。由於屋主入住後事事不暢順,便請教風水師。風水師指出一來該處毗鄰墳地,二來黃泥涌道到該處便曲走迴旋,煞氣很大並不宜居住,但會大旺人來人往的公眾設施,於是便建議屋主把部份地方公開給人遊覽。結果該處非常受歡迎,成為當年的假日旅遊熱點。後來它附近又經營了另一所大型遊樂場,名為愉園。直至1922年,樟園和愉園被收購,建立了養和療養院,亦即是養和醫院的前身。無巧不成話,醫院也是人來人往的公眾設施。
馬場大火
1845年,黃泥涌村的農地被開闢為馬場,並在1848年建成,自此便一年舉行一次周年大賽馬,賽期為連續三至四日。當時供遊人觀看賽馬的看台,主要是用竹和木蓋搭的馬棚,除了會員棚和公眾棚外,各團體也會有獨立的馬棚。
在1918年2月26日,是當年賽馬的第二天。下午三時當第五場賽馬出場的時候,忽然有一個馬棚倒塌,棚內的煮食爐具燃起了竹枝,火勢迅速蔓延,並波及了其他的馬棚,很多人被活活壓死或被燒死。火勢撲滅後,發掘出來的全屍有五百九十多具,當公殯後更新的死亡人數為614人,但已被燒成灰燼或殘缺不全者不計其數。由於屍體太多,若全部運往殮房會花很多時間也不衛生,於是便將屍體及用木箱或竹篩裝載的殘肢經黃泥涌道入禮頓道,經聖保祿醫院旁的山路運上掃桿埔山上的荒廢的咖啡園埋葬。該條運屍的山路當時並沒有名稱,直至1928年東華東院在該處落成後才被命名為東院道。
在安葬死難者的地方,馬會建立了了馬棚先友公墓,又名為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之墓,地點就在政府大球場右邊的山上,雲石墓碑刻上了這次事件始末和有紀錄的死難者名冊。其後,馬會分別在1984年及1993年出資修建。
馬場鬧鬼
馬場大火後的數十年,馬場不時會有鬧鬼傳聞。當時馬房設在山村道,清晨馬伕摸黑拖馬往馬場晨操,行經黃泥涌道時,馬匹不時會無故驚跳;1946年有人在「大石鼓」拍攝到「馬場鬼相」。最嚴重一次是在1960年,名騎師司馬克的坐騎在一次賽事中馬失前蹄,導致五人連環墜馬;司馬克亦傷重不治。
而在另一次的賽事中,有很多的觀眾目睹有兩個人騎著同一匹馬,跑過了大石鼓就剩下了一個騎師,大家目定口呆。馬會請了一班高僧,包括筏可和尚、倓虛法師和覺光法師等來超度亡魂,這場法事歷時三日四夜,由馬會董事周錫年爵士主祭,祭文悼念追溯至1918年快活谷火燒馬棚,歷年馬場陣亡騎師。之後,馬場不復鬧鬼之說。
跑馬地陰氣重
跑馬地的發展史,不多不少都和陰司扣上關係。而鄰近墳場的地方,特別是日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或屈頭路,陰氣會非常重,而跑馬地區內不乏這些地方。陰氣重的地方會特別旺女性或男同性戀者。根據灣仔區議會選區的簡要統計資料,跑馬地女性人口偏高,也許和此有直接關係。
2002年灣仔區議會選區的簡要統計資料
|
全港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51.6%。
大坑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58.1%。
渣甸山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65.6%。
樂活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64.5%。
跑馬地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60.5%。
司徒拔道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67.4%。
|
全港的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人口比例是30.1%。
大坑的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人口比例是30.8%。
渣甸山的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人口比例是33.6%。
樂活的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人口比例是32.2%。
跑馬地的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人口比例是34.6%。
司徒拔道的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人口比例是35.3%。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