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0日星期日

龍生九子 安放不妥惹禍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51120/20051119235647_0000.html


西方社會對龍的概念是一條會噴火的邪惡怪獸,而中國人則視龍爲神獸,早在禮記之禮運篇有載:「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在很多慶典中,都會有舞龍的表演,用以驅邪祈福。而傳說中龍的兒子,在民間也被視之為瑞獸,成為膜拜對象。 

名人之後的一舉一動往往受到群眾注視,神話中的人和物亦然。做家長常會望子成龍,但龍的兒子又如何?原來龍的九個兒子並不是龍,而是似龍非龍的瑞獸。很多人會將他們的雕像作風水擺設,並稱作龍龜,但大家又知不知他們的真正身份呢?傳說龍的九個兒子各自有不同喜好和特長,並量才擔當不同職位。

 

一 贔屭 (廣東音鼻氣)

又稱龜趺霸下。外形螭頭龜身,是個好負重的大力士。擅闢邪驅魔,但喜愛食精血,在廟院祠堂裏,常常見他馱載著石碑。傳說觸摸他能給帶來福氣。


 

二 狴犴 (廣東音幣岸)

又名憲章。臉貌橫張,兩牙暴出,外形有點似老虎,惡形惡相,威武有力。

由於他甚憎惡邪惡淫毒的人和事,又好獄訟之事,將其刻鑄在官衙或監獄門上能增強監獄的威嚴,令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三 螭吻 (廣東音癡刎)

又名鴟尾,樣子像剪去了尾巴的蜥蜴,喜愛在險要地方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和吃遊魂。

相傳漢武帝令博士馬鈞建柏梁殿時,將能噴浪降雨的他塑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並以一劍固定之,以用來防止火災。後世的殿頂、殿角、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都見其蹤影。

由於是他是龍的其中一個兒子,加上他的形態,廣東偈後語中形容當人「叻」得來剛剛好靠邊站,就是「屋簷獅子,叻到抆」。
 
 

 

四 椒圖

樣子像獅子面貌的螺蚌,常緊閉其口,喜歡幽閉,憎惡遊魂。

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門環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能保家宅平安。
 
 
 
 

 

五 狻猊 (廣東音宣倪)

又稱金猊靈猊。樣子像獅子,喜好煙火又喜歡坐下,相傳他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

他常被雕刻其在寺廟內的香爐頂蓋上,讓其享用香火。
 
 

 

 

六 蒲牢

樣子像龍但比體積龍小,喜高聲咆哮。

傳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將其形象雕在鐘上的頂鈕,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鐘聲便會非常響亮。東漢時班固在「東都賦」有述「於是發鯨魚,鏗華鐘」。

而禪寺齋堂此此鳴鐘則代表以魚化龍,有「超凡入聖」的意思。
 
 

 

七 饕餮 (廣東音滔鐵)

樣子似狼,但臉容善良,喜愛飲食。

在煮食器皿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讓他能嘗第一口美食。

由於饕餮特別貪食,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也稱為饕餮之徒。
 

 

 

八 叭蝮 (廣東音巴福)

樣子似魚非魚,又名趴蝮」或「帆蚣,擅水性,喜歡吃水妖。

將其形象雕在橋柱頂端,除了型態優美外,更能保護過橋者。
 
 

 

九 睚眥 (廣東音捱自

樣子似有隻有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著背部。喜愛殺戮,又嗜飲血。

他常會被雕刻在刀柄、劍鞘或斧頭背上,當以該武器斬殺時,他便能第一時間飲鮮血了。
 
 

 

 



民間對龍生九子的身份及排名有很多個版本,在明朝孝宗皇帝曾問禮部尚書李東陽九子各是什麼。李東陽想了很久,列了一張清單,分別為趴蝮、嘲風、睚眥、贔屭、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而他文人的記載,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亦不統一,相傳以下瑞獸的亦是龍的兒子。

 

貔貅

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爲賭徒所喜愛。做偏門生意者喜擺放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有殺無賠。

 

囚牛

樣子是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好音樂。在樂器上常刻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負質

身似龍,斯文爾雅,常盤繞在石碑頭頂。

 

些龍子,部份形態和龜、虎、獅、狼、豺、螺蚌、蜥蜴、壁虎和鰲魚等飛禽走獸非常相似,傳統上他們是瑞獸,將他們安放在適合位置定有闢邪擋煞之效,但安放不宜時,因他們各有不同的獸性和煞氣,便會有反效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