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7日星期四

New Year Pick (2008)

年近年尾,一眾財經演員都喜歡揀選X'mas Pick或下年精選,而往績不俗的David Webb亦一如既往地提供一隻工業股作為聖誕禮物,就是成謙聲匯(2728);著名股評人黃國英推薦華富國際( 952 );而另一細價股高手《經濟日報》高層曾廣標則大力推介鷹美國際(2368),按目前情況來看,這三隻股票的走勢俱不俗。

筆者既非財經演員,亦非投資高手,也來湊湊熱鬧,選定一隻股票,作為下年投資計劃的重點,且看一年後成績如何。

九七之後,建華之亂令很多人飽受負資產之苦,所以對買樓有心理陰影,導致樓市遠遠落後於股市。但去年九月是香港樓市拐點,不經不覺已升了不少;根據中原城市樓價指數顯示,單是第四季樓價已升了16.9%。


未來一年,樓市仍會繼續向好,因為樓市早前已調整了兩年,加上股市暢旺,民間累積了不少財富;如果負利率重臨,潛在購買力一下子釋放出來,升幅可以很驚人。


靠佣金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美聯物業(1200),對樓市具有槓桿效應,當樓市自9 月起轉角之際,股價至今累升近倍多,大大跑贏同期的本地地產龍頭新鴻基地產(0016)。假如樓市長升長有,集團股價升幅會更加可人。  

美聯派發花紅政策與業績掛鈎,今年至今已七度派發花紅及賞金,未計算第四季花紅及雙糧,部份後勤員工已獲得逾二點二個月的花紅賞金,最高可獲發近四十個月的月薪,可見今年盈利十分可觀,只要今年樓市繼續暢旺,美聯物業(1200)的股價大可翻一翻,一年目標價為$30,信乎?

2007年12月8日星期六

鐵票

顧名思義,「鐵票」是指是在選戰中一個陣營或候選人的忠誠愛好者,他們早有既定立場,投票前沒有經過獨立思考,無論所支持的候選人如何不濟事都照投無誤,意向不受客觀因素左右,只會受意識形態相同的因素而強化,並受到所屬群體的表揚或認同。
 
在香港的選舉文化中,鐵票帶有貶意,而親建制派的鐵票亦被渲染為的威力無窮的武器,究竟是否真的如傳聞中那樣可怕?所謂大話怕計數,本文以近期泛民陣營和親建制派各勝一仗的兩次選戰的得票數字,加上港島四大選區的地方特色,分析當中玄妙之處。
 
中西區
 
在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在各區可謂屍橫遍野,但在中西區,以甘乃威為馬首是瞻的中西區民主力量取得六席,加上公民黨陳淑莊在山頂選區勝出的一席,共取得七席的亮麗成績,加上其他友好人士,共取得16,343票,把親建制人士的得票15,453壓下去。此外,尚有4,248票屬獨立人士,而總有效選票為36,044
 
一星期後的立法會補選,總票數急升至56,547,當中陳太贏得31,513票,而葉太則獲23,768票,顯示只在補選投票和在區選投給獨立人士的選民,在二元對立的政治氣氛下,大部份都是流向泛民主派。而當中有兩個選區值得特別研究,一是觀龍選區,在區選中,葉國謙以2,702高票當選,對手何來只得315票;而在立法會補選中,陳太贏得2,128票,而葉太則獲1,901票,而何來僅得22票,顯示親建制派有800多票流失。而在上環選區,甘乃威以1,783791票大勝親建制派對手;但在立法會補選時,泛民和親建制派互有增長,陳太和葉太的得票分別為2,0801,591票,票差已縮窄為489票。葉國謙和甘乃威相同之處,都是分別在地區紮根多年,建立了鞏固的地區網絡和街坊情誼,這些鐵票在區選層次發揮極大作用。可是到了立法會選舉,其他非鐵票選民都會以獨立思考,並運用其選票,選出心目中理想人選。
 
灣仔區
 
灣仔區居民以中產人士較多,平均收入全港排行第二,但最諷刺的亦歷來是投票率最低的選區之一,在今屆區議會選舉投票率中只有28.68%,以有效選票計,在四萬五千多名選民中只有19,533人投票,當中泛民主派及其友好人士取得7,040票,親建制人士得9,350票,無黨派人士得3,143票。灣仔區是泛民主派經營得最差勁的地區,上屆區議會尚可藉助七一效應取得六席,但今屆民主黨及公民起動全面潰敗,未計友好人士,打正民主派旗號的只有社民連的麥國風勝選,看似大勢已去之際,豈料到了立法會補選,總投票人數卻急增至31,221,陳太和葉太的得票為1744913095,形勢大幅扭轉,區選的票盤完全失去啟示作用。從此可推論中產人士對區議員的服務需求不大,也不熱衷於社區活動,所以在區選時的投票意欲較低,但他們卻理解到選擇一個立法會議員,對香港的未來是影響深遠,尤其是以遇上大是大非的議題時為甚,所以在立法會補選時便踴躍投票。假設親建制派的鐵票在區議會選舉中已全數浮現,能抗衡的只有靠這群低調選民手上的神聖一票。
 
東區
 
東區是親建制派票倉,在今屆區議會選舉中的98,982有效選票當中,泛民和其友好人士對親建制派的得票為36,02238710,其他獨立人士得24,220票。而在立法會補選時,總投票人數飆升至162,726,陳太以87,452票力壓葉太的71,625票。在傳統左派福建系勢力範圍的錦屏選區,蔡素玉在區選以1,804595票大勝為獨立人士的對手,但在立法會補選時葉太得票為2,907,而陳太以2,771僅負。在另一個民建聯大勝的漁灣選區,鍾樹根和社民連對手的得票比例為1,922719;但在立法會補選時葉太得1785票而陳太得1908票,由此可見鍾樹根的票源並未全數過戶給葉太,尚有百多票流失。
 
南區
 
傳統上南區地方勢力當道,政黨很難在此開拓票源,民建聯在南區的發展有限,民主派也「插不到旗」,只有自由黨結合地區人士能取得些少甜頭,在區議會取得四席。在是屆區議會選舉中的48,622有效選票當中,泛民和其友好人士對親建制派的得票為13,23714,585,而其他獨立人士共得20,800票,比其他選區略高,正因如此,區選結果對立法會補選沒有多大啟示。可是一周後的立法會補選,總投票人數飆升至70,221,陳太和葉太的得票比例為39,46029,062票。說明了在新增的選票中,大部份都是投向泛民陣營。
 
雖然鐵票的影響力在投票率較低的區議會選舉中能發揮作用,但在層次不同的立法會選舉中,當中產選民們感受到形而上的普世價值受到威脅時,便會走出來了投票。今次補選中,陳太在港島四大選區的得票都較葉太為多,便可見一斑。雖然泛民主派無論人力物力都被對手下去,但也不宜妄自菲薄,要在下年繼續勝選,就要繼續推高投票率,除了保持今次在補選時有投票的選民的投票意欲外,更要鼓動更多市民以自由意志,自發地履行公民權利了。






區議會選舉票盤
  

泛民主派及其友好人士 民建聯、自由黨、新論壇、匯賢智庫及其他隱形親建制派人士 獨立人士 總票數
中西區 16,343 15,453 4,248 36,044
灣仔 7,040 9,350 3,143 19,533
東區 36,022 38,710 24,220 98,952
南區 13,237 14,585 20,800 48,622
總票數 72,642 78,098 52,411 203,151

























 

  立法會補選票盤
 



陳方安生 葉劉淑儀 其他人士 總票數
中西區 31,513 23,768 1,266 56,547
灣仔 17,449 13,095 677 31,221
東區 87,452 71,625 3,649 162,726
南區 39,460 29,062 1,699 70,221
總票數 175,874 137,550 7,291 320,715

2007年11月22日星期四

泛民中人欠個人魅力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71122/10448033

今年泛民陣營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其實是內情理之內,也在意料之中.大戰過後,差不多所有社評都認為主因是泛民做不好地區工作的報應.可是,不少扎根多年,一直在幹實事的泛民區議員不是被拉下馬,就是被逼得喘不過氣來,僅以些微票數取勝. 

泛民各黨賽後檢討,大多埋怨資源和組織能力不及對手云云.似乎沒有人談過個人魅力這個問題.

舊一輩的泛民,多是出身於壓力團體政治,當年一腔熱誠,為理想奮戰,單憑這股傻勁,已贏得不少選民手上一票.

這些民主派大老當年渾身魅力,型像鮮明,在選戰中戰無不勝,現都貴為立法會議員.可是隨著年月消逝,頭上光環漸趨暗淡,未能為整個團隊增值加分.未能上位的更糟,市政局被殺,他們一把年紀仍滯留在區議會層面,而年輕的後來者由於缺乏議會表演場地,在選民眼中更是面目模糊.

近年冒起的公民黨,正好填補了這些缺口.他們以專業人士作包裝,有充夠明星魅力,在上屆區議會選舉中,七一效應加上他們的明星效應,令其支持的候選人所向披靡.今年的威力雖大不如前,但其支持的空降候選人即使落敗,得票也未致太難看,可見明星魅力仍有其賣點.

其實親政府陣營也作出針對性的部署.他們看穿了選民多迷信專業,就找來一些親建制的專業人士來狙擊二線梯隊.在選戰中,各方的死硬支持者都不會輕易改變立場,選舉工程對他們影響不大,而吸納中間票就是首要任務,而這些候選人的專業形像往往都能發揮功用了.事實上,在人均收入不高的地區,選民們比中產區域更迷信專業,更對政治明星膜拜,而離棄一些以基層利益作主打的候選人.反而在一些中產群居的選區,選民們選擇時會更理智,對政綱帶有人本關懷的候選人有利.

很多人說泛民主派的出路,就是要做好地區工作.可是對手在人力物力上比自己強,結果只會是事倍功半.所以針對選民的口味,在適合的地區放適合的人才是上策.孫子有云:「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大部分的選民都看不到候選人的實際功績(街板宣傳大家都當作笑話一則),多是人云亦云,或者以其露面指數作指標,多少對埋首幹實事的人不公平.有些人只是早上在街頭揮揮手就贏得議席,有些人「死做爛做」卻飲恨而回.所以「上駟,中駟和下駟」就要以個人魅力作區別.

個人魅力看似很抽象,但當事人和受眾都是絕對感受得到的,在舞台上如是,在政壇上也如是.人貴自知,如感受不到的話,早日離開這裡,不要再蹚渾水了!


2007年10月24日星期三

亞里巴巴 vs sex141

亞里巴巴(1688)以逾百倍PE上市,竟有股評人說定價合理,大戶散戶也爭相認購.

亞里巴巴的B2B經營模式,是當電子商貿的中介人,收入來源全靠收取會員服務費.會員要刊登資料吸引客戶,就要付費.他是內地最大的B2B網站,為產品供應商找尋海外買家.任何人都可登記成為會員,買賣雙方可在網站內互換資訊,及找尋合適的生意夥伴.

不過,亞里巴巴的會員,可能都視其為接觸海外買家的踏腳石,當買賣雙方做成第一宗生意後,彼此已可直接聯絡,亞里巴巴再無任何作用.

性產業網站 sex141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靠性工作者刊登廣告以招徠恩客,屬B2B經營模式,和亞里巴巴十分相似,也比亞里巴巴更有優勢.因為性工作者必須定時賣廣告,以保持客源,不若亞里巴巴的產品供應商會員一旦有穩定客源或接夠定單就過橋抽板,不再付費.而且性工作者的增長率絕對比新公司為高.

雖然sex141的體積難以和亞里巴巴相比,但其股東資金回報及前景絕對比亞里巴巴好,可惜其絕無可能在香港上市.

題外話,亞里巴巴的大股東兼CEO馬雲樣貌有幾分似性產業的道友keeper.

2007年9月9日星期日

福星

運氣這門東西,是眼看不見和觸摸不到的,可能是周期性地出現,亦有可能是靠外力帶來.

人與人之間,當透過情感交流或身體接觸時,可能會產生某種看不見的能量,並影響到對方.雙方的關係並不一定是親人或愛侶,普通朋友也有同樣效應.玄一點來說,替自己帶來好運的人就是「福星」.

這些異能,並不是任何人都擁有,亦未必對所有人都效,必須遇上有相對剋應的人時才能發揮效力,也可能是「吾之甘怡、汝之砒霜」;我的福星就是你的剋星.

當遇上命中福星時,未必會即時察覺,但日子一久,慢慢靠用心體會,就能感到自己好運是和她(他)扯上關係.例如每次和她(他)見面後,做事都得心應手、人際關係轉好、身體比前健康等等.雖然自知這些點滴變化,在統計上未必有足夠基數成為理據,但最重要的是令自我感覺良好.

當發現這種效應時,自然反應是會更想靠近她(他),甚至欲與其有進一步發展.這時就必需要反思一下,究竟自己的企圖是否出於功利,當她(他)不再為自己帶來好運時又會如何?

而我自己,無論是任何階段的情誼,最在意只的是如何能既保持和諧感覺,又可提升關係的層次,其間不受龐雜不堪的因素影響.

至於因人而得的好運就當作Bonus,來的時候固然既歡喜,失去亦不覺可惜.

2007年9月8日星期六

慧眼

無論處理任何事情,眼光都是重要一環.可是要得心應手,必須要配合客觀環境、博奕關係、甚至一些不可逆料的因數,心想未必一定事成.

空有慧眼,只得感嘆!


2007年9月6日星期四

紮鐵工潮

紮鐵工人罷工已超過一個月,可是資方仍不肯拿出誠意重返談判桌,看在他們是以時間來消耗工人意志,因為已看通工人的底牌,深明工人的經濟能力難以應付持久戰,為求生計時必定會死死氣氣地返回工作崗位。 

期間,兩個工人團體職工盟和工聯會,分別以不同形式協助工人;職工盟帶領工人滿身汗水地走上街上示威,而工聯會則主張在冷氣房內的談判桌與資方談判,可是兩方面都未能成功,歸根究柢,是香港沒有立法的集體談判權。


在世界各地自由主義掛帥的地方,例如鄰近的日本、新加坡、台灣等都有集體談判權立法。早於八十年代,香港勞工界已開始爭取集體談判權。而李卓人在回歸前夕的立法局會議中,提交《僱員代表權、諮詢權及集體談判權條例》、《職工會條例》修訂、《防止歧視職工會條例》修訂,並獲得通過。條例說明僱主須承認合資格的工會,須就工資、工時、假期、津貼、退休金進行談判;工會人士若遭迫害解僱,毋須經資方同意,交由勞資審裁處裁定復職權。
可是臨時立法會卻於同年七月十六日匆匆凍結條例,並於十月廿九 日廢法。代表工商界的議員一面倒支持廢法;在二讀時,民建聯臨立會議員,包括曾鈺成、劉江華、譚耀宗、陳鑑林亦贊成廢法;工聯會鄭耀棠棄權,陳婉嫻竟缺席投票。而三讀時,劉江華和陳鑑林等又不知為何轉投反對票,但當時已有足夠票數廢法。
 紮鐵工潮搞到今時今日的局面,虧工聯會仍有顏臉說為工人爭取利益,甚至代表工人去談判。倒不如問當年《僱員代表權、諮詢權及集體談判權條例》廢法時,鄭耀棠和陳婉嫻去了哪裡?

2007年8月27日星期一

廿年前的情詩

早前,我的舊同學T君打電話給我,興奮地告訴我他開始和一位女士約會,她正是當年的一位女同學.

我中學時是就讀男校,鮮有機會接觸異性.可是他就不同,因為在畢業那年轉了去一間男女校,比我早一點開始荳芽夢.

當時佢想追求一個女同學,就是近期約會那位.他叫我幫他想辦法,但當年全無經驗的我,又怎去幫他呢?唯有做他的槍手-文字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代他寫了首情詩,讓他送給的夢中情人.後來,他的初戀未開始就結束了.

估不到廿年後的某一天日,T君接到到那位女士的電話,原來她經歷婚姻失敗,婷婷玉立的女兒已進了大學.而驅使她打電話給他的原因,就是她重看到了當年那首情詩.

其實我也忘記了當年寫過些什麼,T君做夢也想不到找槍手寫情詩,要峰迴路轉二十年才發揮效力.

2007年8月25日星期六

情慾彼德定律

「彼德定律」(The Peter Principle)為南加州大學教育學教授Laurence J. Peter(1919-1990)於一九六九年提出:「在任何機構中,每個人都上升至他不能勝任的高位。」(In each organization, each person rises to the level of his own incompetence

根據The Peter Principle,在一個等級制度下,每個人都傾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一個機構裏頭的所有崗位,最終都會被不能勝任其職的人所佔據,而這些被晉升者往往也只能運用他們在低層次崗位上所慣用的管理方法行事,可是在高層次崗位上就不適用,影響管理水平.

如將這個概念套用到兩性關係,無論男女,如果不斷追求卓越,揀到最好為止,最後身邊那位自己一定不能駕馭,落入兩性關係對等的迷思.

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觸機

有時,一下子就作出決定,然後再慢慢回頭找出論證支持未嘗不是好事.

這並不是魯莽行事,因為人類原始的預知能力是非常準確的.因為人腦就像一副精密儀器,有能力在無意識下從很多資料中看通事物的重點,作出正確的反應,這是人腦快速運算後的結果,有人叫這能力做直覺,玄一點來說就是靈光一閃的「觸機」.可是,後天接收到的繁多的資訊,並產生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考慮時間愈長,反而會被混淆,令這種本能失效,結果做出錯誤決定.

2007年8月12日星期日

「妓捐」、「禁娼」、「掃黃」性工作百年滄桑

自香港開埠以來,性工作者從來都是不被社會人士尊重的弱勢社群。回看百年,道德標準和社會風氣雖隨年月變遷,可是她們所承受的苦難卻有增無減,泰半都是由當權者一手造成。在法制未完全的年代,當權者無論在公在私也從中擄掠實際的利益;然而在社會秩序上了軌道的今天,在道德潔癖者的簇擁下,打壓性工作者就為當權者輕易贏取了權慾和榮譽。古往今來,當權者欺壓站弱勢中最邊緣的性工作者,都是一項以最低成本和風險,得到的最大回報的社會政策。


妓捐是欺壓,也是「正名」

18 世紀末,澳門是中西貿易唯一商埠,由於流動人口甚多,對性工作者的需求甚殷,而當時的性工作者集中在福隆新街一帶;但當香港在1841年開埠後,數年間大部分性工者都紛紛轉到香港營業,香港的性工業可以說是緊隨繁榮的步伐前進的。第二任港督戴維斯(John Francis Davis)認為性工作者是傳染性病的主要媒介,在1845 年4 月曾下令將所有性工作者驅逐出境,可是因為供求關係,性工作者反而愈來愈多。同年當局接到舉報,警察有收賄包庇性工作者的不當行為,在調查報告中竟以「娼家情願繳納,而非出於勒索行為」作結,為警方開脫。

這件事件後,當局乾脆「寓禁於徵」,向妓女抽稅以營運一所性病醫院,稱為「妓捐」。當時全港有31 家妓院,妓女約150 多人,每人每月要納1.5 元,妓院要納5 元,由警察親自上門收取,每月「妓捐」總稅收達400 元。這筆收入遠比性病醫院的開支為大,但卻不屬正式的地方稅收,加上由政府向性工作者徵稅也於理不合,漸漸惹來社會人士不滿,後來更驚動英廷干預,結果在1847 年停止「妓捐」,成本效益極低的性病醫院亦隨即停辦。「妓捐」雖然是合法地欺壓性工作者的手段,然而卻是政府首次正面承認性工作的地位。
 

不過養肥中間剝削者

其後,性工業繼續高速發展,直至1857 年和1867 年,香港政府分別頒布《檢驗花柳傳染病條例》和《取締花柳傳染病條例》,性工作者必須接受身體檢查,如發現患有性病須立刻停業。而在1879 年,又通過《徵收妓院及妓女牌照稅案》,准許性工作者及場所領牌並在指定地區營業,並向其徵收稅項。性工作似乎是被規範化,然而條例的立法精神是從公眾衛生角度着眼,並帶有濃厚的歧視成分,把性病蔓延的責任全推給性工作者,她們只是被視作受監管對象,完全沒有被保護的份兒。另一方面,當時貪污風氣盛行,正好製造機會給官員向從業員敲詐;而不欲受規管的性工作者,唯有在地下勢力庇蔭下經營,是為「私娼」。這次對性工業規範化,並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只是養肥了中間剝削者。

往後30 年,是香港性工業的全盛期,留傳了很多風流軼事,煙花之地也得到「塘西風月」和「麻埭花國」等雋譽。直至1932 年,殖民地政府跟隨宗主國的政策實施禁娼,不過對華籍性工作者有3 年寬限期;在1935 年6 月30 日所有性工作場所便正式關門。不過政府禁娼對性工業全無影響,只是走進地下經營罷了。只是在香港日治時期,日軍頒令所有性工作場所必須遷移到易名為「藏前區」的石塘嘴,可是當時有能力光顧的人卻不多。


法例只會被執法者濫用

香港重光後,性工作者分別以多種形式經營,其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就如當年在路邊拉客的女郎,竟被控以「阻街」的罪名;可是那些從中剝削的人被檢控的機會卻少之又少,風險遠較前線的性工作者低。到了1978 年,殖民地政府通過《刑事罪行(修定)草案》,有關性工作的條文大致以英格蘭的相關條例為藍本,建基於自由主義私人╱公眾二元思想, 尊重「傷害原則」(HarmPrinciple),只要私人行為不影響公眾生活或公共空間,法律便管不到,這是民主國家的基本價值共識,而部分條文的立法精神更是為了保護婦女和保障性工作者的生計,可是這些法例竟然經常地被執法者引用,以作打擊性工作者的利器。

現時,無論從事性工作或透過提供報酬換取性服務都不是違法,但卻有多條法例賦予執法者無上的權力,以打壓其從業員,而條文中亦存在了不少灰色地帶,部分更互相矛盾,令性工作者常常處於不利地位。月來各警區均以各種方式打擊性工業,美其名是為了打擊犯罪集團,但潛台辭是迫令性工作者無法經營。

今時今日的「掃黃」行動,經常巧妙地在各條文間鑽空子,對性工作者及其周邊的配套趕盡殺絕,嚴苛之處甚至乎比當年「妓捐」、「禁娼」有過之而無不及。如經常被引用的137 條「依靠他人賣淫的收入為生」,本是用以對付中間剝削的中介人,但警方在六月中曾進行一項針對全港「一樓一」的大型問卷調查時,警員竟出言威嚇替性工作者洗毛巾的洗衣店涉嫌干犯了上述罪行,嚇怕「生不入官門」的善良小市民,不敢再接性工作者的生意,間接令她們孤立於社區。另一方面,近年已成為性工作者主要宣傳渠道的網站,亦被執法者以這條法例來封殺;不過最弔詭的是,執法者並沒有以相同標準對待其他同樣有刊登性工作者廣告的媒介,如財雄勢大的文字媒體。

而一些打擊性工作場所的條文,亦經常被執法者濫用。曾經有性工作者提供業主資料後,警員即時致電業主及地產代理,警告他們不可再將單位續租,否則會被控第143 條「出租處所以供用作賣淫場所」;有性工作者獨自經營「一樓一」,為了善用資源,在月事期間便讓姊妹做替工,竟被以139 條「經營賣淫場所」檢控。至於第147A 條「禁止宣傳賣淫的標誌」,有警員竟容不下「一樓一」門外展示的「歡迎」、「請稍候」標誌,並運用這條例來勒令性工作者將其拆掉。這樣的簡單標誌,對其他人絕沒造成任何影響,反而拆掉後,恩客們上門隨時按錯門鈴,令鄰居受到滋擾,間接破壞社區和諧。

試問有哪一份工作是不許租用工作場所、又不許宣傳、更不許招攬生意?既然性工作並非違法,但法例又對其從業員諸多限制和歧視,本意已是互相矛盾。要是取消法例中帶有針對性工作者的條文,把性工作「非刑事化」,令性工作成為合法工種,才能給予她們真正的尊重和保障。


工資應享有更高溢價

性工作的收入比一般工種高,其實並不盡然。根據紫藤與理工大學於2001 年的研究指出,大部分性工作者收入不穩定,她們大多數每月只有5,000 至10,000 元收入。2003 年的SARS 更進一步影響她們的收入。事實上,性工作者的職業壽命和運動員大致相近,年輕時縱可驟放光芒,但里程有限,年紀漸大時工作能力更每况愈下。但性工作者更糟的是在工作中容易損害到個人健康;也經常要單獨工作,應付不可逆料的突發事件,可說是風險甚高;而且工種的增值能力低,要轉業談何容易;再加上要面對外間的歧視眼光,所以理應較其他工種的工資享有更高的溢價,可是近20 年來「肉金」卻沒有隨通脹上升,近年面對國內同業的競爭,更有下調的趨勢。

現時性工作再不是高收入行業,大部分從事性工作的婦女都是因家庭經濟壓力,在上述研究中,2001 年訪問了150 名性工作者,便有多於七成受訪者需要撫養家人,當中更有不少是中年的單親或新移民婦女,在難以找到適合工種下唯有入行。而且每次「掃黃」行動後,受最大打擊的都是業內最弱勢一群前線性工作者,變相製造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影響市場效率和行業生態,間接「逼娼為良」。

也許有些道德潔癖者認為是件好事,可是據非正式統計,香港現時至少有20 萬人從事性工作,假若政府要藉「掃黃」來禁娼,一下子要所有從業員轉業,勞動市場肯定不勝負荷,並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但對於執法者而言, 「掃黃」行動向來都是風險低、成功率高、而且容易惹來鎂光燈,不少位處中層的執法者也喜歡藉此立下功績。可是他們當午夜夢迴,想到自己「殺雞警司」的名號竟是靠踐踏一群無助的婦女而換取,豈有絲毫內疚乎?


參考書目:

1.        魯言(1979)《香港掌故》第二集,廣角鏡出版社。

2.    張連興(2007)《香港二十八總督》,北京朝華出版社。

3.        《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香港政府印務局局長印行。

4.        趙文宗(2006) 《法律非性慾化 解放性工作/者》,紫藤出版。

5.        紫藤、江紹祺(2001) 《香港女性性工作者工作經驗研究報告》,紫藤、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聯合出版。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現代女俠「紫藤」

認識「紫藤」之初,時值科技股熱潮之巔,香港經濟迴光反照之時,不少嫖客在股市賺到點快錢,口袋裡銀兩充足,較肯花費來解決生理需要,適時內地湧來香港的性工作者有價有市,令砵蘭街出現群鶯亂舞的奇景,而本地「姐姐仔」生意雖未至滔滔不絕,但總算混到口飯吃。

當年某夜,友人煞有介事地約我往砵蘭街,原來他是約了以性工作者為服務對象的團體「紫藤」的幹事見面,地點就在附近某西餐廳。當時心想,從來都是性工作者為人民(淫民)服務,何以有個名稱活像園藝社的團體為她們服務?
  
我和友人甫坐下,她們就到了。行前面的一個雖個子不高,但臉如玄壇,一副煞氣騰騰的模樣,一看便知她是話事人;隨後的那個稚氣未脫,一看便知是個剛畢業的小女生,活像前者的小隨從一般;經自我介紹後,得知她們分別就是亞嚴和依玲。
  
話匣子由亞嚴打開,原來她綻開笑容時頗為親切,也談吐有道,娓娓道出「紫藤」的宗旨和服務性質,也談及性工作者們得不到應有的權益,面對剝削和侵害等問題,而依玲則偶爾從旁補充。也許當時我只顧眼前美味的豬扒,對她們的說話並不太留心,令我錯誤地認為「紫藤」的主要工作就是救助性工作者出火坑,就如其他從事輔導工作的社工一樣。
  
經過這次談笑甚歡但無甚建樹的會面後,大家一直保持聯絡。某次,「紫藤」舉辦了一個提升性工作者服務水平的工作坊,我帶同另一位朋友參與。事後朋友對我說,「紫藤」打正旗號為性工作者服務,視性工作為正常工種,無意協助其轉業,對她們留在這個行業是一種鼓勵,但當她們年老色衰時,連唯一的謀生能力也喪失時,何其悲哀。究竟「紫藤」的大方向是否正確?我亦對此作出反思。後來,我把運動員和性工作者聯想起來,職業壽命也大致相近,年輕時縱可驟放光芒,但里程有限,年紀漸大時能力便每況愈下。但性工作者更糟,轉業談何容易,除了因為缺乏技能、收入銳減外,外間的歧視眼光亦是她們要面對的問題。與其協助轉業,不如授以一套適合她們的理財方法更為實用,始終這個工種的自僱人士連強積金也不用月供。
  
我進一步了解「紫藤」,是從媒體上得來。某次翻閱當年的一本國際性的成人雜誌,竟然給我見到一張和書中其他性感女郎極不協調的臉孔,原來專題訪問的主角是亞嚴,文章除了介紹「紫藤」外,也道出她工作時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與樂,內容似乎比拉頁女郎更吸引。
  
千禧年十一月,「紫藤」及其他組織聯合舉行記者招待會,批評民主黨、民建聯及民協在立法會選舉前信誓旦旦要為邊緣婦女改善環境,甚至承諾令性工作「非刑事化」,但後來卻為了政治利益違反立法會選舉承諾,要求當局嚴打深水埗區內的性工作者,依玲昨日在記者會上痛斥三黨說:「佢地無晒黨格同誠信!」小妮子的表現當真令人刮目相看!民間組織和政黨的關係往往都是忽敵忽友,政黨著眼點都放在選票和議席,往往將弱勢社群的利益棄若敝屣。有人說,男人們對兩種骯髒的東西樂此不疲,一是政治,二是女人的下體;在香港畸型的政治生態下,前者比後者更為污穢。
  
其後,香港經濟大起大落,然而北上消費已蔚然成風,嫖客們也不響應某政客「留港建港」的口號,風月事業一池死水,部份競爭能力較低的性工作者更首當其衝,「紫藤」對性工作者的支援服務起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名聲也越來越響。另一方面,回歸後執法者打擊性工作者絕不留手,搜證手法常常引起爭議,而勢孤力弱的「姐姐仔」跟本無力與他們周旋。「紫藤」多次發起的社會運動,都是衝着他們而來,尤其針對警方放蛇時享受性服務和其他濫權行為。我曾笑言她們將這個議題一再翻炒,無論市民還是媒體工作者都看膩了,人家一聽見「紫藤」,就想起警察放蛇時「打飛機」。
  
言猶在耳,2005年的雙十節,一名殘障的性工作者李婉儀跳樓自殺身亡,令「紫藤」和警方的角力推向高潮。根據死者生前向親人的口述及日記記載,李女曾於2005105日被警務人員冤枉、誣告、毆打、毀滅証據,放蛇的警察更曾接受口交服務,她不甘被屈而自殺身亡。死因庭的審訊過程中,顯示涉案的警員口供前後不符、隱瞞曾使用安全套,亦反映出執法當局官官相衛的弊病。事件更鬧上立法會,獲議員承諾舉行個案會議,要求有關當局正視及停止警員濫權違規。「紫藤」亦多次率領一眾帶着口罩的性工作者,往執法機構門前示威,在鏡頭前的依玲,我只以一個「悍」字來形容,昔日的小丫頭,今已獨當一面了。
  
我對這次事件的觀點和「紫藤」略有分歧,甚至因此和當時一位好朋友吵得臉紅耳熱。根據資料,警方這次放蛇的目的並不是一般的掃黃行動,而是調查一宗勒索案,聆訊證供指出,在放蛇期間有男子來電房間要求支付九千元「鐘錢」,否則「搵人上嚟斬死你」,而其他證供更披露死者在2001年曾因勒索放蛇警員,而被法庭定罪及罰款五千元。雖然警方今次辦案手法可能有問題,但明顯是為了調查罪案,而非存心打擊性工作者,而死者亦不似被冤枉或誣告。死者可憐的身世的確惹人同情,但並不代表其生前的沒有做出一些犯法行為,亦不能肯定其遺書所言句句屬實。涉案的警員非常不幸,因為他遇上一個不幸的人而發生了一宗不可逆料的不幸事件,令他因公事被捲入風眼。「紫藤」對事件的取態未免有點偏頗,要是沒有自殺事件發生,「紫藤」仍會協助一個涉及勒索嫖客的性工作者嗎?
  
不過,對「紫藤」倡議的性工作「非刑事化」我是絕對認同。在香港,性工作雖沒有違法,但卻有多條法例賦予執法者無上的權力來打壓其從業員,而條文中亦存在了不少灰色地帶,令性工作者常常處於不利地位。性工作「非刑事化」就是要取消刑法中帶有針對性工作者的條文,令性工作成為合法工種,給予她們尊重和保障,畢竟法律不是用來規範道德標準的。在「紫藤」的努力下,這個議題漸漸受民間重視,但離成功之路尚遠。
  
「紫藤」絕對不只是「頭頂有光環」的社工,她們不畏強權,扶助弱勢中弱勢,為其打抱不平,如非擁有仗義助人的氣概絕難勝任。在中國古代,這些行走江湖的人是被尊稱為俠士,而「紫藤」各成員就是現代的女俠。

2007年7月1日星期日

主權移交十周年七一大遊行

主權移交十周年的七一大遊行,主辦單位表示有六萬八千人參加,警方則表示約二萬人從維園出發;每年皆如是,大家統計方式不同,可能將兩個數字相加除二才是實際人數。
遊行隊伍下午二時四十五分由維園出發前往政府總部,較觸目的參加者包括天主教樞機主教陳日君和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而遊行的訴求除了要求普選外,還有支持港台、要求釋放程翔 、教師要求同工同酬、爭海外傭工權益、打倒共產黨、甚至有屋苑業主群起反對香港法例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等等,可謂包羅萬有。

Picture
抬棺材示威的四五行動成員,是每年七一遊行不可或缺的綠葉.



Picture

遊行包括很多議題,小不了早陣子熱哄哄的清拆皇后碼頭事件.

Picture

台灣有民主,令香港人羨慕.

Picture

大公報門前揮舞台灣國旗,擺明挑釁你又如何?

Picture

公民黨成員毛孟靜站台時叫得聲嘶力竭.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法律不應用作規範道德界限

在香港,以金錢換取性服務是沒有犯法,法例所針對的並非妓女和嫖客,而是在幕後操控他人賣淫、經營色情場所、依靠他人賣淫為生的周邊服務提供者.不過,近日警方在掃黃時以香港法例第二百章《刑事罪行條例》第一三二條「促致一名年齡在21歲以下的女童在香港或外地與第三者非法性交」來拘捕嫖客.

警方在一九八九年亦曾以「促致21歲以下女童與第三者非法性交」罪起訴嫖客,被告竟是律政署的一位外籍高級檢察官夏偉思(Christopher Harris),此宗案件更鬧上立法局,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及保安司班乃信均要親身向議員們解畫.話說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三日,有孌童癖的夏偉思致電淫媒,指定要年齡約十六歲的白種雛妓.一名外籍少女應召上門,事後夏以信用卡繳付肉金.可是在陰差陽錯下,他的信用卡不能過數,外籍少女便多次打電話給他追討,對話更被她暗中錄音.後來在一次掃黃行動中,該卷錄音帶被警方檢獲,她被逼和警方合作,繼續和他電話聯絡,過程全部由警方錄音.

一九八九年四月,外籍少女安排一名扮作淫媒的臥底與夏偉思見面,期間他向臥底表示要對方提供十多歲的幼齒女童,更有趣的是他看上鄰家一名女童,叫臥底想想辦法.  當警方把檔案交予律政司審閱時,律政署先向一位資深私人執業大律師諮詢,對方回覆為沒有刑事罪行成分,決定不予起訴.後來律政司約見夏偉思,告訴他警方正對其調查,他不久便離開香港返回老家,事件一直沒有曝光.

一九八九年九月,有英文報章將事件報導出來,令公眾嘩然.立法局一眾議員,紛紛就此向律政司及保安司質問,當中包括杜葉錫恩、李柱銘和司徒華等.擾攘一番後,律政署再次向同一名大律師尋求意見,今次他才說可以「致一名年齡在21歲以下的女童在香港或外地與第三者非法性交」控告夏偉思.後來,夏偉思返港受審並被判罪成,入獄十八個月和吊銷大律師資格. 

如果單憑捧條例的字面解釋,實在很難想像會「告得入」.不過以此案例,夏偉思是為自己而為非第三者尋找雛妓,而條文的字面上的「第三者」和「促致者」是同一人亦作有罪論.不過,要馬伕指證嫖客,技術上談何容易!除非馬伕是上述案例中的臥底又另作別話.相信警方今次的目的是藉此嚇走尋歡者,以打擊色情場所.法律是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範,並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和以國家的強制力去實施,並不應用作規範道德界限.以法律來達成行政目的縱然有效,但又是否符合法律精神?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反斗小冤靈鬼船苦纏陪玩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70601/20070531223606_0000.html

很多人在原居地發展不如意時,都會向選擇外闖,希望在新地方找到另一番天地,可是離鄉別井的辛酸,是不足為外人道,如果不幸客死異鄉,亡靈欲歸無從,景況更堪淒涼,當中尤以在海中殉難者,最易化為充滿怨氣的靈體。 

 
香港造船業早已式微,但仍有一些船廠,為船隻提供維修服務。雄叔是一名燒焊工人,任職青衣某船廠,常常都要登上不同類型船隻工作。某日,他和拍檔華仔被安排到一艘泊在船塢的貨船進行修理工程。上船後,華仔忽然感到一陣暈眩,臉色轉白,由於工程緊逼,雄叔唯有獨自走進船艙趕工,華仔就在船上找個地方小休。 

 
 
密封的船艙很是悶熱,雄叔埋首工作時,如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敵地落下,可是工作了一會後,忽然有一股陰寒之氣不知從那處滲出來,令他他了一個冷震。同一時間他聽到附近有人喃喃細語,似是有一群人在地低聲說話。剛才他走進船艙時,雖然燈光非常昏暗,不能完全看清楚周圍的環境,但也肯定它是空蕩蕩,他想到這裏不禁心頭一寒。這時,他從燒焊時的濺起火花映照下,竟見到身後有很多人瑟縮在狹窄的船艙內,他們或躺或臥,而對他好像視若無睹。雄叔嚇得連焊接器也差點掉下,他肯定今次是遇到靈界事物,於是便想在不驚動他們的情況下離開。他悄悄地轉身,並攝手攝足地向船艙門的方向走去。因為船艙實在太暗,他又怕踏到躺在地上的人,好不容易才戰戰兢兢地走畢這段短短的路程。可是,當他想打開船艙門時,怎樣把門鎖左扭右扭也開不了,既急且慌之際,他忽然感到有人捉住他的腿,他嚇得嘩一聲地叫了出來,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個約七八歲的小童,以普通話對他說:「叔叔,陪我玩好不好?」 

雄叔知道是靈體是絕不好惹,只好擠出無奈的笑容對他說:「叔叔現在要走了,明天才和你玩好不好?」 

小童流露出失望的眼神,說了句「別騙我」後,船艙門就發出的一聲後就自動開啟了,他便立即走出去。當他回到甲板後,見到神色欠佳的華仔,他劈頭第一句便說:「雄叔,此地不宜久留呀!」隨後二人便趕快離開貨船。當他們返回岸上,雄叔將他的經歷說出後,華仔也說剛才他在休息時,在迷糊間感到不能動彈,「被鬼壓」了好一會兒,幸好有位船員經過時出手相助,才把那靈體趕走。他回復清醒後,那船員告知他這艘船多年前曾用作偷運人蛇,有一次有十多人在船艙內活生生焗死,屍體更被拋下海中,自此便頻頻鬧鬼,但船員們早已見怪不怪,和這些靈體熟絡後,也不會騷擾他們。 

翌日,雄叔不用上班,他全日都在家休息。雄嫂放工回家後對他說,走廊有一個不知是誰家的孩子,神情古古怪怪的;當雄叔探頭往門外望時,赫然見到昨日船艙內那個小童就站在門外!小童見到他便說:「叔叔騙人的,今天不是陪我玩嗎?」雄叔立即關上大門,並立即打電話給一個道士朋友求助,得知可能是家中地主不許那小鬼進入,所以他便站在門外。道士朋友趕到後,立即做了一場法事以作超度,後來更燒了很多紙扎玩具,事件才告平息。

2007年5月27日星期日

撿拾遺物頑皮仔險累死母親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70527/20070526222255_0000.html

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公共屋邨,不少是「井字型」設計,大廈各層走廊都面向中間的一個大天井,縱使在陽光普照的日子,仍有一絲陰深的感覺。據非正式統計,這些屋邨跳樓數字特別高,而落地的黑點就是在中間的天井。成為自殺熱點的原因,可能是大廈的設計問題,氣氛令人情緒低落;另一角度來看就是天井位少有陽光照射,陰氣大盛令亡靈匯聚,影響時運低的人萌輕生之念。 

 
張太家住九龍愛民邨,也是「井字型」設計。由於她性格熱情,和鄰里的關係非常好,經常相約竹戰。某日下午,她又如常地和鄰居的「師奶」打麻雀,期間她們聽倒屋外傳來一聲巨響,接着便是一陣嘈雜聲,她們已大概估到了發生了什麼事。這條屋邨,經常都發生不少跳樓輕生事件,居民都習以為常。「睬,又有人跳樓!」張太出於自然反應地說。她們連聲附和後,便若無其事地繼續埋首於麻雀桌上。 

 
黃昏時分,張太的小兒子聰仔剛好回家。張太立即破口大罵,質問他放了學那麼久去了哪裏。狡黠的聰仔從口袋取出了一條黃色水晶手鍊,並說:「亞媽,黃色水晶手鍊旺財。知你喜歡打麻雀,我就係去買嚟送畀你,所以先遲咗番之嘛!」其他三位師奶聽後,都讚聰仔既孝順又善解人意,張太也轉怒為喜,並立即把其帶上。說也奇怪,她忽然非常好運氣,在牌局中接連糊出大牌,到完場時她竟把其他三家的籌碼贏光。大家都相信是那條水晶手鍊的神奇力量,便爭相問聰仔在那裏買,但他只是東拉西扯,胡亂說個地方。 

當晚,張太發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在夢中,一個滿身鮮血的女人站在她的床前,對她說:「呢條水晶手鍊就當係送畀你,只要你戴住佢,我就會幫你贏錢,但係你要幫我照顧我屋企人!」夢境非常真實,不禁令她冷汗直冒,她驚醒後連忙搖醒聰仔,問他手鍊那處買回來,初時他說忘記了,一時又支吾以對,經張太嚴厲地訓斥一頓後,他終和盤托出,原來他是在樓下的天井拾回來的。張太聽後,便聯想到昨日下午的跳樓事件,死者會不會就是手鍊的物主?她越想越驚,整晚也不敢再睡,生怕再夢見恐怖的事情。 

翌日,張太向街坊打聽,得知死者是一名女子,就住在同一在座樓,單位就在家門對面的下數層,和她遙遙相對,於是她便冒昧地登門造訪。她向其家屬佯稱慰問,進屋後看了靈前的照片一眼,就認得出死者就是昨晚的夢中人。雖然死者在夢中承諾會幫助她贏錢,但這種和靈界交易的行為始終不正當,也恐怕吃不消,於是她連忙把其除下以物歸原主,更把昨晚在麻雀桌上贏來的錢全做了帛金,始敢離去。

當她回到家門前,她感到有點渾身不自在,似是人在不遠處盯着她一般。她望向對面的走廊,昨晚夢境內的那個女人依着欄邊對她微笑,她感到迷迷糊糊,慢慢走近欄邊,正想攀附之際,剛好亞聰由屋內走出來,並把她大力拉住,她才回復清醒,而對面那女子也消失了。她知道事態嚴重,便立即找道士在樓上的天井做了一場大型法事以超度死者,幸好自此以後,張太再沒遇上靈異事件。




 

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

神明附體助慘死船長申冤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70526/20070525224429_0000.html

有說某些兇殺案發生後,警方調查時會出現靈異事件,某些人視之為死者從中協助調查人員,希望能替其申冤。可是不少司法單位往往不會承認曾經依靠這些非科學方法去搜證破案。在台灣,近日就發生了一宗血案,有說受害人死不暝目,就連神明也看不過眼,並附上死者家屬的身體作出大控訴,誓要尋回公道。

今年四月的某個清晨,一艘台灣漁船在帛琉南方海域作業時,懷疑船上七個漁工要求蔡姓船長以魚獲來計算分紅時,雙方發生爭執,蔡姓船長更遭眾人合力制服,將他綑綁起來後更拋下海中,但其屍體卻一直未被發現。
 

兒子發狂大叫

有說蔡氏的父親其後表示,他兒子在出事前曾發電報向他求救,更稱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蔡父聞訊後立即前往帛琉,可惜一切經已太遲。在調查期間,眾船員更一致辯稱是船長自己不小心墮海身亡。加上帛琉當局又以管轄權為由,拒絕台灣當局人員進行調查,後來經台灣官方作出一番交涉,始能引渡七名涉案的疑犯到台灣接受調查,但七人卻同時否認自己涉案。

其後於五月時,蔡父將漁船駛回屏東縣東港漁港時,一眾家屬立即湧前,當中蔡氏的五歲小兒子卻在拜祭時發了狂般在大叫大嚷,更拚了命的要衝上漁船。當時眾人怎也攔不住他,後來其姑姑拉他時,他的聲調卻突然變得低沉老練,完全沒有絲毫稚氣。當時小孩不斷大聲叫嚷:「放手、放手,我的手很痛啦!你不要拉我!」
 
 
三千歲代呼冤

此時在場眾人都大吃一驚,因為他們都覺得這把從小孩口中發出的聲音無論聲調或語氣,竟和剛剛死於非命的蔡氏一模一樣!此時,這個五歲小童忽然變得力大無窮,眾人花了十多分鐘才能把他按住。當他慢慢靜下來後,又突然輕嘆一聲,說:「我被幾個人丟到海中了!」

此時,一直在旁的死者叔父,卻又突然神色有異,只見他雙手不停顫抖,更忽然自稱被琉球鄉三隆宮的三個神祇附身,祂們就是朱府、池府和吳府三姓王爺,統稱為「三千歲」,也就是當地漁民篤信的神祇。那「三千歲」對眾人說,因為死者含冤莫白,其亡靈才會附身在小孩身上吐露心聲,而祂也看見死者在海中雙手被綑綁,痛苦萬分的死狀。
 
 
證據早被破壞

聽見死者附在兒子身上哭訴慘死之事,在場家屬聽後無不聲淚俱下,他們於是請求神明幫忙,有說「三千歲」亦承諾會替死者消災解難,讓他沉冤得雪。不久「三千歲」便離開了蔡氏叔父的肉身,同時間蔡氏的亡靈也一併離開兒子的身體。但後來,當台灣的刑事警察局鑑定小組稍後上船採證時,卻聲稱不會受到這段突如其來的事件所影響。
由於距離案發時間已近兩星期,案發現場的不少證據已被破壞,搜證非常困難。不過亦有傳,蔡父稱他在帛琉登船檢查時,發覺兒子放在船艙的財物早就不翼而飛,而且很多地方也被清理過。看來要早日將真兇繩之於法,也許又要靠神靈和死者再度現身,給予調查人員提示了。

2007年5月25日星期五

老公畀鬼迷師奶兵團擊退女妖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70525/20070524224557_0000.html

電視劇《師奶兵團》中,幾個演技精湛的女演員道盡一眾已婚婦女的心聲,贏盡這群目標觀眾的口碑,難怪收視高企。現實生活中很多「師奶」在家庭崗位的貢獻不少,見識也絕非想像中的淺薄;在下述靈異事件中,師奶兵團更在危急情形中發揮無比勇氣,助夫脫險。 

先生的新工作需要長居深圳,只會每逢周五晚才回港和家人團聚。蘇太每星期只可見到丈夫兩天,雖然感到有點無奈,但為了生計,作為家庭主婦的她只好默默地支持。慢慢地她發覺丈夫有點不妥,在放假的日子常常以不同藉口留在深圳,令她很擔心。蘇太和她的朋友楊太及朱太商量,她們以師奶智慧來推斷,一致認為在深圳先生有外遇。楊太更提議一起往深圳,突擊檢查蘇先生的住所以查出真相,朱太也同聲響應,蘇太雖然一直很信任她的丈夫,但「包二奶」這個社會問題的確經常發生在北上工作的港人身上,加上她們七嘴八舌的分析,令她信心不禁有些動搖,也接受了她們的建議。 

某個星期六,先生打電話給蘇太說他感到很疲累,不想舟車勞頓,會留在深圳休息。三個小女人便相約一同往深圳查明究竟。她們在晚上到達,隨便吃過晚飯後便不動聲色地直闖先生在當地的寓所,她們按了門鈴很久後,才有人應門。開門的正是先生,他見到她們後有點愕然,奇怪太太忽然帶同兩個朋友一起前來,蘇太為了打圓場,便說她們是來深圳消遣,只是順道來探訪他。 

她們進屋後,不約而同感到氣氛有點異常。房子很是凌亂,可能是獨居的蘇先生無暇執拾之故;而全屋的燈光均已開啟,但仍覺得很幽暗。蘇太見她的丈夫神色欠佳,枯黃帶青的臉色加上深深的黑眼圈,目光遊移不定且眼神迷惘,說話時巴巴結結,明顯是有點不妥。當蘇太對丈夫連番慰問的時候,楊太及朱太就趁機在屋內四處打量,尋找蛛絲馬跡。 

楊太打開其中一道房門的時候,內裏漆黑一片,忽然她感到被人大力一扯,便跌進了房間內,房門便隨即「啪」一聲地自動關上,隨後房內便傳出楊太的尖叫聲。蘇太大驚,並問丈夫取房門鎖匙,豈料他說話竟變得語無倫次,她當機立斷,和朱太一起撞門。當房門打開後,赫然見到楊太和一條黑影在扭打,頸項更被扼着,二人見狀們連忙加入戰團把其扯開,其間互相拳腳交加,但她們感到對方的身體時虛時實,有時拳頭像打像進空氣一般;在慌亂之際朱太摸黑找到燈制,一開燈後那條黑影就化為一縷黑煙在天花板繞圈,發出一聲怒哮後便飄出窗外。 

三人看見這個情況,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呆了好一陣子才懂得說話,而她們身上佩戴的玉墜,是早前一起往神廟開光的,也全部粉碎了。滿身傷痕的她們,漏夜把神智有點不清的蘇先生押回香港。蘇太向丈夫的公司查聽,原來他的同事早覺得他神色有異,而他也已請了個多星期大假。其後,她向有法在身的朋友請教,原來他被一隻在屋內自殺的女鬼迷上了,幸好她們有法器護身加上大無畏精神,才能把其擊退。這位朋友替蘇先生做了場法事後,他便漸漸好轉;隨後更接受了年多的精神病治療,才能完全康復。

2007年5月20日星期日

鬼祖母尋孫青年險墮陰曹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70520/20070519221541_0000.html


香港人口日漸老化,而護老院是很多長者選擇來頤養天年之處,和一群年紀相約的朋友共同走畢黃昏路程。除了醫院外,護老院可算是最多人離世的地方,假如該處陽氣欠盛的話,靈異事件就更加容易發生。 

新界錦田早年有一間大型護老院,偌大的院舍佔地甚廣,並由十多間村屋組成,僱用數十名職員,儼如一個獨立社區。可是不知何故,護老院十多年前忽然關閉,原址丟空良久,以致門窗損毀、雜草叢生。附近的居民對這處沒有好感,除了因為內裏滋生蚊蟲對環境造成影響外,更感到殘破不堪的荒廢院舍氣氛有點異常,路過時也急步而行。 

 
Andrew認識不久的女友Shirley就住在該處附近某村屋,某晚夜訪她後,便獨自步行離開。在路上的一個巴士站旁,他見到一名坐輪椅的老婦在左顧右盼,眼神有點迷惘,像迷了路一樣,樂於助人的他便上前,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當他走近時,見到這個滿頭花白的老婆婆,衣著殘舊,身上有一股酸臭味,而她的輪椅更滿是鐵銹,殘舊得像不能正常操作。老婦似乎是沒有為意他已行近,他便低頭在她耳邊低聲說:「婆婆,你係唔係想番屋企呀?駛唔駛我幫你呀?」她聽後把眼向上一翻,瞧了他一眼,接着緩緩地說:「咁你推我番前面間老人院啦!」 

於是Andrew便推着輪椅由她引路前行,他心感奇怪,剛才明明走過這段路,怎麼不見有老人院?不久他們便到達一處大門前。老婦對他說:「後生仔,阿婆好耐未見過好似你咁好嘅人喇!你跟我入去,我送啲嘢畀你!」Andrew聽罷連聲婉拒,老婦便捉着他的手不放,這時他感到她的雙手非常冰冷,一股寒氣就從她的手傳往他體內,顫抖的感覺直透心窩。 

 
此時,他們身邊多了一個中年女人,像是不經不覺從門縫裏走出來,但Andrew看真一點那道大門時,見它是緊緊閉上的,更令他添疑竇。老婦見到她後,便急不及待地說:「呢個後生仔好好人,你睇佢似唔似我個孫仔?」那女子望了Andrew一眼後,便報以一個詭異的笑容,道:「今次呢個似到足喇!」這時,他忽然感到有點迷糊,然後感覺有人從後大力搖了他幾下,他一失足便仆前,頭部更碰向前邊的大門。一撞之下他反而回復清醒,剛才眼前那個老婦和中年女人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張殘舊的輪椅,而身後出現的竟是他女朋友Shirley!原來剛才Andrew在她家中遺下了手提電話,於是便隨後趕上找他,可是當她走到一間荒廢已久的護老院附近時,在不遠處見到他推着一張空輪椅迎面而來,神色呆滯,似是完全看不到她。Shirley立即想起街坊口中有關這處的靈異傳聞,不禁心頭一寒,同時間也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便大力拉着迷茫的Andrew猛力搖晃,幸好他很快便回復知覺,二人於是趕快地返回家中,是夜Andrew借宿一宵,好待早上天色全亮後才敢出去。自此,他每次到訪Shirley家中也有大條道理不肯走,遇上這次靈異事件後反而讓他有一個留下的好藉口!
 


 

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夜半加班鬼同事集體留低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70519/20070518222212_0000.html

坊間一直有傳,活人和靈體是在同一空間生活,而在一些陰氣較重的地方,兩度不相關的空間便會較易交疊起來,時運低的人亦會因此碰上靈體。那些靈體雖然未必會傷害他人,但若不幸碰到,也真夠驚心動魄……

梁小姐(化名)從事會計工作,辦公室就位於港島區某工業大廈內,和大廈只有一街之隔的山頭,則是一歷史悠久的墳場,碰巧她辦公桌旁的窗戶正對墓地,為了可安心工作,她經常都會把窗簾拉上。某夜,她獨自留在公司加班,但直至午夜時分仍未完成,她心想這次必定要捱通宵了,由於她感到有點肚餓,便準備出門去吃消夜。
 

人群突失蹤

工業大廈的電梯向來都較慢,雖然她早已習慣,但今次卻慢得離譜,因此她有點不耐煩,由於電梯每隔一層都停留兩三分鐘,久久也未升上來,令她覺得有點不尋常。再過了一段時間,電梯才到達她的樓層。但當電梯門緩緩打開時,卻發現內裏早已擠滿了人。由於她的公司佔了大廈整個頂層,乘電梯到此的一定是其公司的訪客。但她卻感到奇怪,這個時候怎麼還有這麼多人到訪?

可是這群人卻動也不動,更完全沒有步出電梯的意圖。她正猶豫好不好強擠進去的時候,電梯門卻慢慢關上,她於是急忙按鍵,但當電梯門再度打開時,她即時目瞪口呆,因為內裏竟是空蕩蕩、一個人也沒有;電梯門一開一關只是短短的一剎那,但那十多人竟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管理員嘲笑

此時梁小姐心想,如果不是自己眼花,那就是「撞鬼」了!她於是立即轉身跑回公司,並將大門鎖上,驚魂甫定後便立即打電話給樓下管理處求助。可是電話響了很久,才有一把迷惘的男聲說了一聲「喂」,那人似是剛被吵醒一般,原來他就是大廈的夜更管理員。此時梁小姐便急不及待說出剛才的怪事,並希望得到他的協助。

可是當梁小姐說完後,對方竟哈哈大笑起來,說:「我一直度睇住個閉路電視,鬼影都冇一隻!呢個世界邊有咁多鬼呀,你眼花咋?我依家就上發生咩事!」過了數分鐘門鈴響起,梁小姐透過防盜眼見到一位身穿管理員制服的中年男人站在門外,她於是急急開門。那管理員見到她後,劈頭一句就說:「小姐,你咁夜都未放工?夜麻麻得一個女仔,有乜事嚇親你就唔好,你都係快走啦!」說罷便掉頭離去。
 

心涼了一截

梁小姐感到十分氣憤,她此刻十分徬徨,但管理員不施援手之餘,更出言譏諷,心裏便暗罵他的服務態度實在太差。此時,門鈴又再響起,她再次開門,這次門外卻是一個身穿管理員制服的青年。他的態度和剛才那人截然不同,而且更建議陪梁小姐一同離去。有多一個人在身邊,梁小姐便感到安心,幸好二人乘電梯到達大廈地下時也沒有再遇上甚麼怪事。

梁小姐連忙向這個年輕的小夥子道謝,也向他投訴剛才另一位管理員的無禮態度,他聽後卻摸不著腦地道:「今日成座大廈得我一個夜間管理員當值,點會有其他人呢?」梁小姐聽後,心已涼了一截,豈料那管理員續說:「其實你都唔使驚,剛才見你公司有咁多同事未放工。」究竟他剛才在公司內見到的是甚麼人?而第一位敲門的管理員又是誰?實在無從稽考,但自此她也不敢再獨自一人留在公司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