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美人魚(Mermaid),大部份人都會聯想到漂亮的臉龐,長長的金髮,婀娜多姿的身驅配著一把的魚尾巴。這大抵是受了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和丹麥的美人魚雕像的影響罷。不過,人魚並不是西方社會產物,在古希臘,日本甚至香港,都曾有人魚傳說。
海妖的歌聲能覆舟
最早出現的半人半魚生物,是希臘神話中的金嗓海妖賽任(Sirens),她深居於海角一端的孤島,喜愛在狂風暴雨時唱歌,以淒美動人的歌聲來懾惑航海者,引誘他們所駕駛的船撞向暗礁,令船隻觸礁沉沒。
1718年,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出版了一本有關印度洋的書籍,對東印度群島的人魚有詳細的描述。據該書記載,有人曾在近安邦納(Amboina)省的婆羅洲島的海中捕獲狀如美女的生物。她長約59英寸,身體形狀與鰻相若,髮色似海草,臉是灰色的,膚色和指間的蹼都是橄欖色,長著綠色的鰭,腰間長著一圈橙毛,環繞著橙毛則是藍色的,尾部長有一行粉紅細毛。她被捕之後被置於裝滿水的大桶中,偶爾輕聲地呼叫。由於她不肯吃食物,結果只是活了四天零七小時。
安徒生童話和美人魚雕像
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卻把人魚美化了。故事描寫海王的幼女愛上了人間的一位王子,可是王子因爲國王爲他選擇了鄰國的公主爲妻,所以不能和她結婚。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隨著太陽升起來,美人魚成了泡沫並升天而去。
1912年,丹麥雕塑家愛德華(Edw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並加上自己的想象力,以紫銅雕塑了一座「美人魚」塑像,並於翌年落成,放置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的沙灘上。
然而無論美人魚的形態多優美,許多航海員卻覺認為看見人魚是不祥之兆,表示前方可能有暴風雨或將會發生船難。
八百比丘尼的傳說
日本人對的人魚認知則和西方人完全不同。雖然外形都是上半身和人類一模一樣而下半身是魚,但她是其貌不揚的妖怪,看到更是個凶兆,不過吃了人魚肉卻能長生不死。
傳說古時在日本的若狹(現在的神井縣)的小濱市有一位名叫高橋的男子。某天他在家招待朋友,有人發現他正在烹煮一尾有人頭的魚,結果沒有人敢吃,但只有好奇心重的女兒吃了人魚肉。結果她足足活到七世孫的年歲,仍保持著青春時的模樣。然而長生不老卻令她深深地體悟到人世間的無常,活得痛苦萬分。她周遊過列國,後來回到故鄉若狹並一直住在尼姑庵裏,將近八百歲的時候,一個人獨自進入瀨山的洞穴裏斷食至死。她被稱作八百比丘尼,目前在小濱市青井的神社中還供奉著自德川幕府時代一直留存下來的八百比丘尼神像。
天照教人魚乾屍
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日本佛教之父聖德太子某日在河邊,忽然一尾人魚從河中躍出,對他說:「我是長年在此打魚的人,因為殺生才變成這個模樣,希望後世的人以此為戒。」然後便氣絕身亡,於是聖德太子就將人魚屍體交給石山寺並製成乾屍,之後便移往兵庫縣。四百年後,乾屍轉交天照教保存,現時藏於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市天照教的總部。
福岡市龍宮寺藏人魚骨
1222年,在九州島福岡市,有漁人在博多灣意一尾人魚,並被埋葬在浮御堂內,由於人們相信人魚來自龍宮,此寺便改名為龍宮寺。現時該寺仍保存著人魚骨,也立了一座人魚塚供遊人參觀。
香港土產人魚盧亭
中國歷史上也人魚的記載,他們是居於大嶼山一帶,叫盧亭人。
在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記載了東晉地方官盧循起兵作反後敗走廣東,餘黨藏身於海島居住。到了明末清初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則描述盧亭人已變化為半人半魚,能在水中三日三夜。而同期的廣東文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對盧亭人有更詳細的描述,說明他們出沒在新安大魚山(即大嶼山)一帶,有雌性也有雄性,身高如人一樣,毛髮焦黃而短,有黃色的眼睛,黑黃相雜色的臉。有人捕了一隻雌性的,但她只懂笑而不能說話,後來也會穿衣和食五穀類食物。
後來,廣東三水人範端昂的《粵中見聞》更補充盧亭人雌雄皆會椎髻,雌性在嫁後會結胸帶。而在正德年間更曾有漁人將其捕獲並送官,初時言語不通,過了一段日子便略曉漢語。
盧亭人是由人類演化而成的半人半魚的生物,這和充滿神話色彩的西方人魚及妖怪版的日本人魚略有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接近人類,也比較人性化,可惜在香港仍沒有其遺蹟,也許下趟去大嶼山時要仔細找找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