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大型建築物都是社會文明和統治者權力的象徵,古時的建築技術,雖不及現代的先進,但不少偉大建築物之所以能夠順利建成,除了靠古代建築家的智慧和不惜工本的人力物力支持外,相傳還有匪夷所思的另類方法來協助施工,名為「打生樁」。
中國建築歷史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先後出現不少令人佩服的建築物,如萬里長城、大運河、紫禁城等,而「打生樁」則是中國建造業的民間習俗,方法是在建築工程動工前,犧牲活人來鎮邪。最經典的傳說,是建造萬里長城時,所有被強制徵召的工人,在完工之後都被活埋在長城牆腳之下,目的是令他們的靈魂和長城合為一體,保護長城永不倒下。而這個習俗也傳至日本,並稱之為「人柱」,方法大抵相同,就是在建築時將人活埋入支撐全座建築物的主力樑柱內。
活埋男女童 建橋墩
在古時,相傳在建橋前,先要活捉一對童男童女,把男童活埋在橋頭的橋墩內,而女童則生葬在橋尾的橋墩中,當橋建成後,他們就會成為了該橋的守護神,永保該橋不會倒塌。傳聞早年在內地建成的一些跨江大橋,由於在風高浪急的環境下建造,過程非常險峻,因此每一條橋墩內都活埋了一個小童,才能令曠世工程得以順利建成。
殘忍儀式 保工程順利
建築工程施工稱之為動土,亦意味會翻動地下的泥土,少不免會騷擾並觸怒久居於那的邪靈,他們會阻撓工程進行,輕則令建造期間頻生意外,重則令建築物倒塌,所以傳說在建造業中流行「打生樁」這個殘忍的習俗。
相傳早年建造業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在打下「第一樁」前先要擇個吉日吉時,找一個小童活埋在工地上的一個吉位內,並由法師舉行動土拜祭儀式,才打下第一樁,而這樁就會打在那個小孩的身體上,相傳這樣能確保日後工地平安及工程進度順利。傳聞香港一些戰前的建築物,也是以這方法建成,早前在何文田的一個建築地盤中掘出的兒童骸骨,有傳就是昔日的「生樁」。
大潭水塘 兒童失蹤
另外,亦有傳聞指大潭水塘於一八八三年施工期間,被當年居住在附近的鄉民大力反對,所持的理由除了是開山劈石會破壞風水外,更因為在施工期間,有數名居住在附近的小童無故失蹤,令人懷疑他們已被生葬在水塘的輸水隧道內以作生樁。傳聞當時很多家長更因害怕子女成為下一個犧牲品,而不敢讓他們外出及上學。到底小童失蹤是否真的與建造水塘工程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在現今的香港,建造業從業員當然不會活埋小童,但據說在打下第一樁前的儀式仍會進行,不過形式則有所改變,會以生雞代替小孩,亦有以雞血灑在建築地盤四角,以作取代。不過,傳聞大陸有不少大型工程在施工期間如不順利,甚至樓花滯銷時,有無良發展商會偷偷將拐買回來的兒童困在地底活活餓死,並埋在樁柱底,以保工程順利進行及樓盤銷情暢旺。
塞豆窿別亂叫
不少人會稱呼小朋友為「塞豆窿」,但卻未知這名詞的由來。其實塞豆窿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儀式,其概念和打生樁不謀而合。傳說古時在洪水為患的地方,防洪的堤壩經常氾濫,有迷信之士會把一些小孩放進堤壩內的排水口(豆窿)內,他們相信以這個方法便能退洪。到底這個方法是否有效,實在無從稽考,但無辜小童的性命,肯定就此白白斷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