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4日星期二

赤柱不祥地夜魅驚魂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60704/20060703224251_0000.html

歷史悠久的地方,少不免涉及戰亂或悲情往事,靈異事件也相對地較多。數香港有這樣背境的地方,面朝近南中國海,位於港島東南端的赤柱必是其中一處。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年間,已有人在赤柱聚居並建有村落;而在香港開埠初期,更是一個重要市鎮,人口達二千人,約佔當時香港島人口的四份一。 

赤柱一名的由來,傳說是當地從前有一棵大木棉樹,每當木棉花盛開時,猶如一座「赤紅色的木柱」,於是附近村民便命名該處為「赤柱」。至於赤柱的英文名稱Stanley,相信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大臣史丹利勳爵(Lord Stanley)。隨著赤柱廣場落成和整座美利樓的遷入,遊人越來越多,然而鬼魅之說卻未因人氣旺盛而中止。
 


赤柱軍人墳場

位於黃麻角路的赤柱軍人墳場,在香港開埠初期是為安葬英軍及家眷而設,墳場曾關閉達七十年。在一九四二年,由於大量戰俘及在集中營的平民身亡,便開放以安葬他們。而在一九四一年抗戰身亡而在戰場上殮葬的屍骸,特別是香港義勇軍人的骸骨,後來亦遷葬於此。而墳場的毗鄰,就是當年的臨時傷兵醫院,有傳在日軍攻佔香港後,曾發生大規模的屠殺事件,死了約二百多人。 

在墳場的一端,有一道小門通往這個「死得人多」的地方。傳聞在夜間,這裡人頭踴踴,不少「人」會穿越這道小門進入墳場。曾有數名少年在夜間偷偷溜入墳場內探險,見到綠油油的草地上,坐滿了在談天的外國人,當他們被發現後,那些外國人更向他們示意一起坐下。他們當然不會大膽到如此地步,禮貌地打個招呼後就掉頭便跑。

 
 

聖士提反灣 劏人排

在百多年前,聖士提反灣一帶,亦即赤柱黃麻角徑及黃麻角道所在處,黃麻角村的舊址。在三十年代,在緊貼黃麻角村的地方,更建有一個專為埋葬死囚的墳場。而在聖士提反灣左邊的不遠處,即海事青年團活動中心對開的海岸,有一塊扁平的礁石,當地居民稱作「斷頭石」,地圖上則標示為「劏人排」。相傳早在清代,該處已是一個公開的「刑場」,一些死囚,尤其是海盜,會被帶往在該礁石上處斬,目的是讓沿海的居民得以目睹行刑過程,以收殺雞儆猴之效。在日治期間,日軍也依樣畫葫蘆,把俘虜押往在這塊充滿血腥的大石上,在眾目睽睽下,逐一用腳踩著俘虜的背脊,用鋒利的軍刀把人頭斬下,並順勢丟下海中。 

 
現在這裡是水上活動勝地,而聖士提反灣更是一個受歡迎的泳灘,在炎夏的每個假日,都擠滿來弄潮的泳客;在晚上,則見一雙雙情侶,零零星星地相依地在泳灘的暗角。 

話說某人的車上,一向放了數個卡通人物的人頭咕臣。某夜,他把車子停泊在黃麻角徑的停車位後,便偕女友往聖士提反灣海灘談天。直至夜深,當他們慢慢地由泳灘返回黃麻角徑的時候,在微弱的燈光下,見到停泊在不遠處的車子內有人影閃動,他直覺上覺得是有人意圖偷車,他便拖著女友躲在其他車輛的旁邊暗中窺伺,正當他想打電話報警之際,他的女友忽然高聲尖叫起來!他不及追問時,她便以顫抖的聲音說:「佢哋冇頭架………….

原來在她的位置觀察,光線比較充足,並更能看清車內情況。她見到有數個無頭的「人」,擠在坐在狹小的車廂內。 
 

車內的「人」似乎也驚覺到他們的存在,也逐一穿越車身下車。他們未及細數究竟有多少個,便慌不擇路掉頭跑回海灘。當他們到達海灘後,乍望遠處海邊的「劏人排」時,驚見該處有很多無頭的人,似是在尋找一些東西似的。正當大家不知如何是好之際,他人急智生,忽然聯想到可能是和他車上的咕臣有關。他倆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步步為營地返回黃麻角徑。這時已不見了那些「人」,他們便回到車上,並隨即把車上的咕臣取出放在地上,然後才驅車離開,幸好一路上也相安無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