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園在二○○五年開幕後,營運屢出亂子,業績也未如人意,可謂劣評如潮,外間更一致認為樂園面積太細,留下了日後擴建的尾巴。兩年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直和美方商討擴建方案,但雙方在利益分配上談不攏,呈膠着狀態,美方每隔一段時間便出口術,以在上海興建另一個樂園作脅,但始終不得要領。美方機關算盡,今次打出「裁員牌」,看似命中特區政府「保就業」的要害,迫令其盡快上馬。但殊不知特區政府現時民望低落,如不能藉擴建爭取樂園的更大話事權,要說服立法會財委會撥款談何容易?特區政府可謂進退兩難,既想樂園擴建早日上馬,除了能製造就業機會,也希望藉此令低沉的業績翻身;另一方面,又不想就裁員事件屈服於美方要脅,要是在談判中讓步,民望定必大插水。
樂園是政府重要資產,但其角色只是一個沒有話事權的大股東,長期處於被動的不利位置,無權過問營運情況,就算眼巴巴見到利益不斷被侵蝕,卻又反抗無從,與其如此,不如及早脫身,將樂園股份公司化,一如「領匯」以上市公司方式在市場盡數出售。
而且,現時香港迪士尼的帳目,無論入場人數、收支狀況等皆以商業秘密為理由不對外公開,如果成為了上市公司,就不得不就範了,這也是公司化的另一好處。
市場力量往往比官僚架構更有效率和更強執行力,既然政府無力插手迪士尼的管治,若資產慢慢被陰乾,倒不如及早斬倉,交給市場處理罷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