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個離島之中,坪洲算是最平靜而純樸的一員,它不如長洲在假日時的車水馬龍;又不如南丫島的華洋混雜和食店林立;更不如大嶼山般發展迅速。雖則如此,島上廟宇的數目和靈異事件卻不少於其他離島。
坪洲的靈異事件,多少也和它的發展史扯上一點關係。早在十九世紀初,坪洲已是一個工業區,全島共有十一個灰窯廠,為數百人提供生計。在五十年代中,灰窯業息微,令大部份居民失業。不過,坪洲東北面的大幅土地很快便被上海火柴大王劉鴻生買下,他旗下的大中國火柴廠於一九三九年在坪洲成立並投產,在四十年代初的全盛期約有千多名僱員,廠房佔了半個山頭,是當時全東南亞最大規模的火柴工廠。後來,其他行業的廠家也紛紛來坪洲設廠,大大小小的工廠超過一百家。可是到了七十年代,由於打火機已漸漸取代了火柴的地位,令火柴工業息微,大中國火柴廠終於在七十年代末關閉。而在工業轉型下,島上其他行業的工廠也一一沒落。而傳聞中的猛鬼地帶,也就是這些荒廢的廠房。
荒廢火柴廠傳出機器
筆者到訪時,見到火柴廠大閘被鐵鍊鎖上,內裡一片頹垣敗瓦。一個年老的看更徐徐地從破舊的房子走出來,隔著大閘向筆者查問。當筆者道明來意,問他空置的廠房這裡曾否有靈異事件發生時,他笑道:「真係幾勁架!有時行過都會見到,不過我有我做嘢,佢有佢做嘢囉。我夜晚都唔會留喺度,太陽落山我就一定會走。」
接著,他便憶述火柴廠的一段往事。
當年,火柴廠的老闆對坪洲居民不錯,會優先僱用坪洲居民,若再有空缺時才會聘請居住其他地方的工人。而火柴廠更設有夜校部及育嬰部,對員工非常照顧,勞資關係非常好,很多工人放假也回工廠探班。
某日,有一個女工在工作的時候弄傷手部,但她不以為意並繼續工作。製作火柴盒子時會用上紅磷,是低毒素的化學物質,她的傷口不幸地沾了一些並造成感染,數日後她便死於廠內的工作間。自此之後,開夜班的火柴廠的工人經常見到她回來探班,有時甚至會坐下和其他工人們一起工作。而火柴廠關門後,機器也會無故自動開啟。時至今日,亦不時見到她在荒廢的廠房中飄出飄入。
大中國火柴廠關閉並荒廢了一段時間後,部份廠房加上旁邊昔日的鋼管廠和柚木家具廠地皮,改建成了現時的金坪村和坪麗苑。較接近火柴廠廠房的金坪村,居民在晚上不時聽到火柴廠傳出機器操作的聲音,但廠房已空置了多年,附近又沒有其他工廠,究竟那是什麼聲音?
聖加路廢屋夜半歌聲
坪洲聖加路是一個寧靜的住宅區,在一列房子之中,有一棟廢屋,外邊長滿了雜草,門窗破爛,門外寫著「三星工廠」四個字。它的前身是否工廠無從考究,但廢屋內遍地雜物、碎石和玻璃碎片,在門口當眼處更有一個棄置的神檯,更添幾分詭異。傳聞屋內不時傳出淒怨的歌聲,甚至有數團人型的白影在廢屋向路過的途人揮手,附近居民入夜時經過時,都會匆匆而過,更不敢望向廢屋內。
坪洲島細廟宇多
除了經典鬼屋外,坪洲島上廟宇眾多也是一個特色。坪洲人口約七千人,但大大少少的廟宇神龕約數十個,比例上是偏高。島民對神祇抱著既敬且畏的態度,不問蒼天問鬼神的文化模式,相信是因為和早年從事漁業,為口奔馳有關。而每間廟宇背後都有一段故事,當中尤以天后廟和金花廟比較傳奇。
天后廟
坪洲天后廟建於一七九八年,屬於二級歷史建築。廟內除了擺放了一副逾百年歷史的八呎長鯨骨外,更供奉了一塊沉香樹頭,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的天后行鄉儀式,都會將其奉在隊伍之前。
話說當年活躍於香港海域的海盜張保仔原想洗劫坪洲,但泊岸時突然刮起一陣狂風,並把賊船桅吹斷了。張保仔大驚之下不敢妄動,並率領眾手下到天后宮拜祭,而他求簽時所得的簽文為「保家衛國」,因此他以後也不會打坪洲居民的主意,也自誇會保護坪洲。後來,張保仔接受兩廣總督百齡招撫,並被封為福建省的官吏,坪洲鄉民為作紀念,便在天后廟內掛上一對廟聯:「海靜波澂,浩蕩神恩敷赤子」;「民豐物阜,巍峨母德濟蒼生」。
金花廟
傳聞在嘉慶年間,當時坪洲仍是一條小漁村,坪洲已有供奉金花夫人的神龕。
據清初屈大均著作的《廣東新語•神語》所述,金花夫人原居廣州,名叫金花,尚未嫁人,十多歲已從事靈媒工作。據《廣州府志》記載,她十四歲那年,廣州巡撫陳濂的夫人難産危殆,得到神靈報夢:「請金花女至則産矣。」於是巡撫便遣官差把金花接送到衙門,結果他的夫人便即平安産子。於是金花之名便響遍廣州,很多婦女紛紛向其求助。後來,她失足跌進一個湖內溺斃,屍體數日不腐且發出異香,不久湖中浮出一尊相貌和金華相似的雕像,人們覺得是她顯靈,便把雕像供奉,而該處也命名為仙湖,而坊眾向其求生育非常靈驗。由於漁民傳統上會多生兒女,因為可增加出海捕魚的人手,而金花夫人的強項正是庇佑她的信眾能祈子得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