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區發展迅速,十多年間已由昔日的鄉郊市鎮,演變成為今日集工業、住宅和旅遊熱點於一身的多功能市鎮。在新舊交替間,自不然產生不少社會問題,也衍生了一些靈異事件,包括一些昔日歷史遺留下來的恐怖傳聞。
大埔歷史悠久,古時是個渺無人煙的大森林,路過的人為了自身安全,皆會大步而行以求快點走過,所以稱為「大步」,直至光緒年間才改稱為大埔。當時約有八十多條鄉村,為保安理由,組成了七個鄉約,部分未加入鄉約的鄉村,以大埔覺墟為首,另組了聯益鄉,當中包括了下文所述的「運頭塘」。
無頭鬼 運人頭
昔日的運頭塘,現已發展成為一條公共屋村。運頭塘的名字,會令人聯想到甚麼?該處原來有一些和人頭有關的靈異傳聞,令有些人會以為運頭塘的名稱是與此有關。其實不然,早在清朝已有運頭塘這個名稱,而靈異傳聞的起源,卻和二次大戰時在該處發生的慘事有關,兩者時間並不合,可見運頭塘的名字和甚囂塵上的「鬼古」絕無關係,極其量只可說是改壞名。
在日治期間,運頭塘附近有一個刑場,每日被斬下的人頭,都會在夜間用木頭車運到附近埋葬,現時運頭塘的所在之處就是當年的亂葬崗。由於冤魂不息,及冤魂隨自己的人頭所落之處而棲身,令該處結集了很多枉死者的靈體。傳聞在運頭塘的停車場,入夜後曾有人見到有一團團無頭的人形白影在四處飄浮,似是在尋找他們失去的頭顱;而在運頭塘毗鄰的大埔河,在夜間不時都會聽到「吱吱」的聲響,像是木頭車車轆發出的一樣。有附近的居民探頭察看發生甚麼事時,赫然見到一個無頭的「人」緩緩地推滿載人頭的手推車,一直往河邊走,然後連人帶車走入水中消失。
誤踢鬼頭 遭報復
在大埔河畔靠近某間學校的運頭塘村道路,在日間不時有居民把衣物和被鋪掛在欄杆晾曬,一般在黃昏前也會將其收起。傳聞某次有一家庭主婦趁陽光普照的日子把被鋪放在該處晾曬,但卻忘記收回來,直至深夜時才記起,於是便趕忙下樓把被收回。當她走到該處時,見到被鋪仍在,心正暗喜的同時,卻發覺掛在欄杆上的被鋪內,有一些東西在蠕動。她以為是流浪貓狗躲在面,為怕被鋪被弄髒,於是便隔被鋪一腳踢下去,意圖把其趕走。
這時被鋪內傳來一聲「哎喲」,她當時也沒有為意那聲「哎喲」是人聲來的,當她把被鋪掀起,又發覺面甚麼也沒有,便收拾被鋪回家。
當晚,她睡得並不太好,半夢半醒間聽到枕頭底傳來一把男聲,不停說道:「唔好踢我個頭!」她原以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噩夢,但往後一連數晚也如是。
直至某天早上,她發現自己的臉部腫了一大片,似是被人踢傷一樣時,大驚之餘,亦意識到事態嚴重,於是便急忙買一些香燭和金銀衣紙到該處拜祭和道歉。說也奇怪,自當晚開始,她便能夠安睡,再沒有受騷擾了。
明德學校 聚靈體
以前大埔有很多鄉村學校,為鄉村的兒童提供育服務。隨鄉村人口結構的變化,入讀的學童愈來愈少,加上當局的政策,令不少村校被殺校,「明德公立學校」就是其中一間。明德公立學校在六十年代末建成,在九十年代中停辦,荒廢的校園如今人罕至,加上被林蔭遮蓋,確是個靈體聚集的好地方。
在明德公立學校的後方,隔一個小叢林就是汀角村。在深夜時分,該村的居民經常都聽見學校內傳出有小童玩耍的聲音,他們也習以為常。某夜,有一新遷來的住客,聽到有拍打籃球的聲音從學校傳出,並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他奇怪之餘,也想看看是何家的小童有這麼好的精力,於是便帶同電筒前往查看。當他走過叢林的小徑,到達學校的後門並望進校園的籃球場時,赫然見到有幾個半透明狀的小童正在打籃球,而另外幾個則在玩跳飛機!他立時被嚇得魂飛魄散,但仍強裝鎮定,施施然地離去,以免驚動他們。當他慢慢沿小徑回去時,迎頭見到有一個小童,他裝作看不見,但由於小徑路窄而他又不作閃避,竟然穿越了對方的身體!他雖嚇至渾身顫抖,仍扮作若無其事般繼續前行。忽然,後面傳來一把小孩的聲音,笑說:「哥哥,我知你見到我!」聽到這句說話後,那名男子便立刻拔足飛奔回家,以後也不敢再多管閒事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