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公眾利益凌駕一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81021/11745970

電器連鎖店泰林倒閉,有外判商遊行抗議,要求政府介入。按其理據,他們需要錢來出糧給員工,亦要支付貨款給供應商,收不回工程款項,同樣會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失業及倒閉潮,影響本港經濟。因此求政府插手,一如雷曼苦主夥同政客要求政府介入,完全合乎人情。既有百分百銀行存款保障,又有雷曼事件在前,市場經濟和法律原則早已蕩然無存,不知政府以何理據拒絕外判商要求?

有人認為在極左的指令經濟和極右的放任市場之間,有一個介乎兩者之間的半干預半自由經濟,並認為這種模式才是最完美的「第三條路」。現時的狀況卻正正說明,這是不可行。現實中根本沒有任何政府能夠恰到好處地平衡干預與放任。不管那種程度的干預,當有人認為不足的同時,亦會有人認為過份。所謂公眾利益本身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名詞。社會中眾多的社群,利益各不相同,政府如何同時滿足所有「互相衝突」的公眾利益?假如以人數多寡或影響範圍來評定甚麼是公眾利益,那麼中國人口眾多,美國則對世界經濟影響深遠,有需要時,是否香港人人都要奉上全副身家來保護這兩個地方?

世上根本沒有公眾利益這回事,每個人和每個企業,都必要各自對自己的行為決策負責。若以此干預法治,記憶猶新的「胡仙事件」就是最佳的一次示範。如果沒有打算在香港實行社會主義,就讓市場自行汰弱留強,不要再指手畫腳扮演正義超人。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郵輪碼頭或變大白象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81003/11677577


拖拉了數年,啓德郵輪碼頭項目終於拍板。這個超級大型發展項目,比起作價五十二億元的添馬艦新政府總部更昂貴,估計耗資七十億港元。由於這是去年十月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內所述的「十大基建項目」之重頭戲,似乎是不容有失,早前公開招標失敗後,政府便按捺不住,硬着頭皮自行全資興建。 


施政更傾向干預市場

曾蔭權對動用二千五百億元的「十大基建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寄望甚殷,斷言落成後可為香港經濟創造每年超過一千億元的增加值,以及超過二十五萬個就業機會。這和美國出現「大蕭條」時間,羅斯福總統大膽運用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大搞基建以創造就業來刺激經濟,藉此重建民間消費信心,有一脈相承之處。香港成功之道,全賴崇尚自由市場經濟和「大市場、小政府」政策,香港更連續第十四年被權威機構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可是,曾蔭權未知是否受一九九八年八月時運用一千二百億在股票市場成功擊退大鱷所影響,被僥倖的勝利冲昏了頭腦,施政方向越來越傾向干預市場,甚至參與市場。而在二○○六年,曾蔭權出席「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峯會後,竟主動向記者表示「積極不干預」政策並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藍圖,似乎為其心目中的一套具「香港特色的計劃經濟」鋪路。去年九月七日,政府罕有地公佈已經透過外滙基金持有港交所百分之五點八八股權,成為港交所最大的單一股東,令公眾譁然。所持理由似是而非,說是非純商業性考慮,而是為日後與內地交易所進一步合作做準備。姑勿論當日以甚麼理由入市,今日已令外滙基金蒙受損失。
 

莫非A貨凱恩斯治港

今次貿然自行全資興建啓德郵輪碼頭,所冒的風險絕對比入股港交所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股份大可在市場脫手,而基建硬件則欲賣無從。對經濟感覺敏銳的大財團都不敢沾手的項目,極可能是一頭大白象。難道政府官員的商業眼光比在商場征戰多年的「大孖沙」更好嗎?始自夏鼎基時代奉行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好大喜功的曾蔭權不只一手將其推倒,更積極投入市場,他不是羅斯福,更不是凱恩斯,東施效顰只會摧毀香港繁榮的基石。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

小朋友訪問長毛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訪問。一班小朋友在ATV兒童節目《有腦E班》訪問長毛,原來他們的發問技巧不比記者差,而受訪者回答時又比平時內斂和有耐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