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香港頗有淵源,早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蘇維埃政權成立前後,有一群俄國貴族與資產階級逃出魔爪,經中國輾轉南下香港這片彈丸之地。那時的香港賽馬還是士紳的業餘雅興,北方來的俄籍練馬師一直舉足輕重,到了職業化時代,蘇芬諾夫、米曲凡里二人依然屹立不倒,「摸黑偷跳」一詞,就是源自他們半夜三更偷偷操練馬匹的獨門秘技,頗具俄式浪漫與實用主義的混搭風格。
香港華洋集處,不少居港外國人皆會經營店舖,售賣家鄉產品,如泰僑集散地的九龍城和韓國人聚居的尖沙咀金巴利街等等,鮮有俄羅斯人的商業足跡,不過近日旺角鬧市,終於有一間俄羅斯超市開業。其實同類商店早已在中國出現,據報單單重慶已有數十家之多,在華的俄羅斯僑民有限,對其產品需求總不至那麼大,目標客源都是當地人,香港這一家,恐怕也如是。然而大部分香港人對俄羅斯商品的認知,大抵停留在三個符號:伏特加、魚子醬,以及飄洋過海而來的金髮碧眼俄羅斯妹,前二者是味蕾的奢靡,後者則是感官的饗宴。
俄羅斯商店開在旺角,賣的不只是貨物,也是世界局勢的一抹縮影。中俄如今儼如黃紙兄弟,隨着兩國商業往來日益頻繁,香港與俄羅斯的交集自然增多,說不定港人視野有變,令俄羅斯商品漸成新寵。洞悉世情的香港家長,或許已開始盤算,將來安排子女放洋留學時,不再一窩蜂擠向英美澳加,而是北望俄羅斯,畢竟歷任國家高層都愛走這條路,子弟成為他們的校友,與有榮焉。再進一步推演,中國其他盟友伊朗、北韓之流也會聞風而動,官商機構陸續進駐,隨時遍地開花,這等熱鬧場面,倒是與國際大都會的身份頗為匹配。
第八場 「龍文鞭影」上仗直路受困,今仗可拼個明白。「南區之星 」上仗強組入圍,賽績值得尊重。
第十場 「飛越星空」在從化幾次試閘分別以不同跑法試準。「不同世界」改配潘頓可更上一層樓。